腹腔镜术后结石残留致肝切除:术中过失与术后管理缺位的责任之辨析
一、基本案情 患者因反复右上腹疼痛就诊,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。XXXX年X月在某三甲医院行“腹腔镜胆囊切除+胆总管探查取石术”。 术中发现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,分离过程中胆囊破裂,部分结石散落腹腔,清理结石、冲洗腹腔后结束手术。术后患者3天内出现高热(39.5℃)、寒战,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(18×10⁹/L)。医方仅予广谱抗生素治疗,未行影像学检查。 术后1个月,患者因持续发热、肝区疼痛复查CT,提示肝右叶多发脓肿。经穿刺引流及抗感染治疗,脓肿反复发作4次。最终因肝脓肿导致肝右叶大面积坏死,于XXXX年X月行“肝右叶部分切除术”。 患方认为1. 术中未彻底清除结石,违反操作规范; 2. 术后未及时排查感染源,延误治疗致肝损害;患方提起诉讼。医方辩称,1. 结石残留系手术并发症,难以完全避免;2. 术后感染与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(合并糖尿病)有关。 二、法院审理,争议焦点 1.结石残留是否属于医疗过错?2. 术后肝脓肿与医方管理是否存在因果关系? 3. 责任比例如何划分? 经司法鉴定,医疗损害鉴定意